网络自媒体的议程设置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3-01-19 23:00: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际,传统的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即把公众注意力聚集在少数话题上的功能)走向终结,公众不再依赖于传统大众媒体(报刊、电视、广播等)得到信息,且对于与新闻内容无自主选择权。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网络自媒体在给广大网民用户提供一个发表言论、分享个人见闻、评价时事的平台的同时,还承担着更新消息、引导舆论等大众传媒的功能。微博等自媒体的信息和言论内容看似是高度分散的,但实际上在无形之中#8220;议程设置#8221;理论仍然在起着作用,在自媒体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聚集公众的关注点,通过#8220;话题#8221;功能收集人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舆论场。

作为如今国内自媒体的代表:新浪微博,在汇集民意、反应民情、聚集舆论等方面优有着突出的作用。但近年来,微博商业气息愈发浓重,#8220;热门话题#8221;榜单常见商业广告性质的话题,商业团体或个人可以通过支付费用买到榜单靠前的位置,为自己的商品、品牌等造势。这是网络时代新的一种结合了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广告方式,这一行为影响到了微博用户的使用体验,引起了部分微博用户的不满。本文将着重研究微博议程设置应用中出现的这一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传播学经典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在新媒体时代在自媒体中新的表现形式,分析两者结合后产生的新的现象和问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性、议程设置理论在自媒体新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分析微博在#8220;热点话题#8221;设置中出现的商业性#8220;热点#8221;和公益性#8220;话题#8221;的碰撞而引起的公众不满的问题及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传播学经典理论,发展已久,国内外已有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但将新新的自媒体与这一理论结合还是近十年的事,而在国内,真正引起业内学者关注还是在2009年新浪微博产生之后。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8220;微博、议程设置#8221;,共有17101条结果,其中8652条为期刊文献,7096条为博硕士论文,可见国内学者对微博对大众传播理论产生的影响十分关注。相关文献中,有关于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中的运用和表现,如山东大学尹建华2013年的硕士论文《微博议程设置研究》;关于微博给传统大众媒体及议程设置理论带来的新变化及其成因研究,如贺小桐《微博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新闻传播.2011.),还有关于微博在议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等等,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不同的自媒体平台做出的探讨研究日臻完整,但微博的话题功能设置及其用户的使用感受和回应也日益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值得国内学者继续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8220;议程设置#8221;理论,最早由美国的麦库姆斯和肖明确提出。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报告《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中指出,大众传播媒介有为公众设置#8220;议事日程#8221;的功能,大众媒介越是突出报道某些问题或事情,受众越是关注它们。议程设置理论揭示了媒介在社会中强有力的作用。进去新媒体时代,国外传播学研究学者的关注重点也随之转移和更新,原理论提出者麦克斯韦尔#183;麦库姆斯在2007年写下一篇新的报告《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议程设置理论在网络、电视、报纸中的运用。在中国知网外文文献下输入#8220;agenda setting#8221;,共有2327条结果,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基本议题外,外国学者的研究更为深入,将议程设置理论和大众媒体的结合产生的影响延伸到其他方面,如Niina Merilinen和Marita Vos所著的《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s and online agenda setting》,阐述了非营利性人权组织如何通过线上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呼吁人们关注人权、环境等世界性议题。而由King-wa Fu和Michael Chau所著的《Use of micro blogs in Grassroots Movements in China: Exploring the role of online networking in agenda setting》则从外国学者角度探讨了中国大众在政府截断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微博等自媒体推翻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的控制。通过阅览外国学者的报告文章,将有利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困囿,使得议程设置理论与自媒体的结合对于中国社会及民众的意义更上一层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将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用内容分析法进行量的分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对议程设置理论与以微博为代表的我国网络自媒体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提炼分析和总结。

1、文献法:这一方法将贯穿于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图书馆书籍、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及其他互联网资源等渠道收集国内外有关议程设置理论和网络自媒体热点设置方面的论文、专著、期刊、报纸等,并根据研究课题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而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并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总体印象,以便于观察和了解事物的全貌。

2、内容分析法:所谓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专门用于描述和检验传播渠道(如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人际对话、群众聚会)中传输的信息(如新闻、娱乐、广告、评论等)的内容(如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因等)及表现手段(如正面褒扬、客观报道。批评贬责等),是对传播内容的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期刊文章:

[1] 麦克斯韦尔#183;麦考姆斯、郭镇之、邓理.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J].新闻大学.2007(03)

[2]贺小桐.微博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新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新闻传播.2011(0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