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司治理是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完善的公司治理将约束管理当局的会计行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然而,近几年因财务造假蒙羞的企业案例历历在目,例如:中国五粮液会计造假案、天丰节能造假案、平安证券因IPO项目造假等等,这种财务会计信息严重虚假现象的出现,使投资者权益遭到极大损害,会计信息质量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普遍质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换言之,会计信息失真的真正原因是公司内部治理的缺陷。因此,本文通过几个典型的财务造假案例对这个课题进行分析,以达到完善公司治理和正确披露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基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考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互关系,通过股权结构特征和公司经营规模等方面来探讨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进而找到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方法。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何筛选公司内部治理有显著影响的相关指标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梁晨认为: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主要表现在:利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虚增收入;利用计提准备少摊或多摊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调节利润;利用资产重组制造虚假信息。②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根据深交所#8220;诚信档案#8221;中#8220;处罚与处分记录#8221;统计,这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③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除了披露不及时,上市公司还对一些重要事项不作全面的披露,而是避重就轻,主要表现为:重大投资项目披露不充分;偿债能力披露不充分;对关联方的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④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我国一些上市公司在对外披露信息时不负责任,随意选择披露的方式、内容和时机,通过大量内幕消息和小道消息制造兴旺假象,煽动市场,#8220;补丁#8221;公告不断,前后叙述矛盾,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害。
2、戴晋芳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国各项制度规则已经逐渐与国际接轨,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这几年,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的#8220;公开、公平、公正#8221;,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监管机构加大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其中主要通过审查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现金流量、资本状况等。但违规披露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并不罕见,即上市公司违背法律制度的规定,向投资者披露虚假、有重大漏洞或机具误导性的会计信息,以及对上市公司不利但对投资者制定决策十分重要的会计信息不予披露,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
3、杨英敏认为:公司治理与财务系统的关系相当于环境与系统的关系,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只有在两者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会更高效。在企业拥有较大权利的控股股东,就有越多的机会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董事会人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而外部董事比例以及是否有控股股东对财务报告舞弊影响不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25日至11月30日寻找查看相关文献并作相应简单记录。
2.2022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
3.2022年12月16日至1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
5. 参考文献
[1]梁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治理的研究[J].2012:8-
34.
[2]戴晋芳.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2014:9-4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