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持续上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繁荣促进了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和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高房价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居民住房负担加重、金融风险累积、资源过度配置等。
“房住不炒”定位的提出,旨在回归住房居住属性,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房住不炒”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房住不炒”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内涵及演变:学者们对“房住不炒”政策的内涵、目标以及政策演变过程进行了深入解读。
例如,XXX(年份)认为,“房住不炒”的核心是强调住房的居住属性,抑制投资投机需求。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房住不炒”的制度保障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房住不炒”政策的内涵与演变:分析“房住不炒”政策提出的背景、内涵解读以及政策的演变历程,明确政策的目标和方向。
2.“房住不炒”政策的制度供给现状:梳理和总结当前中国在土地市场供给、金融信贷调控、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等方面为落实“房住不炒”政策所提供的制度供给,分析现有制度安排的优势和不足。
3.“房住不炒”政策制度保障存在的困境:探讨当前“房住不炒”政策制度保障方面存在的困境,例如政策执行偏差与地方政府行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不完善、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滞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等问题。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房住不炒”政策的理论渊源、实践经验以及最新研究动态,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国家或地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案例,分析其政策措施、实施效果以及经验教训,为中国完善“房住不炒”制度保障提供借鉴。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1.视角新颖:将“房住不炒”政策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住房制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探讨其制度根源和保障机制,并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政策演变进行分析。
2.内容深入:不仅关注“房住不炒”政策本身,更注重分析其制度保障问题,深入探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方法科学: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 想,王 芳.基于“房住不炒”理念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价格月刊,2023(01):4-8.
[2] 张 琦,李嘉图.基于“房住不炒”理念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构建[J].上海经济研究,2022(12):127-138.
[3] 王 浩.“房住不炒”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2(35):26-2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