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受到广泛关注,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必须搞好村庄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建设问题,先后制定出台了八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积极推动了农村改革和发展,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粮食增产,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第七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国,而村庄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另外,《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城乡统筹'这一战略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村庄规划被纳入规划体系,成为规划工作的重要焦点。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是一个涵盖整个农村深化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宏伟目标。新村庄建设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村庄规划和建设上,要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防止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防止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新村庄建设的重点应该是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公共服务,节约使用资源,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苏州市目前的村庄建设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为了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苏州市五月进行了美丽乡村学习调研。将典型经验进行总结,为苏州市全面建设美丽乡村启发思路,推陈出新。苏州市近几年完成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并于13年开展美丽镇村建设,力求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居民生活富足的美丽村庄。1.1.2设计目的与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是根据国内现阶段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城市在发展的同时,大量消耗农村的资源,农村的经济发展面临困境。结合苏州市城镇化的现状,以山旺村作为调查对象,结合山旺村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其它的发展条件,寻求适合山旺村的发展政策与方法。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山旺村的宜居性。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国内村庄研究现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渐得到完善。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全国范围内下设了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局,负责全国的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省级村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成立了村庄规划建设处。这时我国的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直到1993年国务院正式发布《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才标志村庄规划有了真正的行政法规。2008年《城乡规划法》首次将村庄纳入规划体系。新的《城乡规划法》把乡村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以及镇规划进行合并,统一称作城乡规划,而乡村规划分为两大类,包括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这就改变了原来“一法一条例”(《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分别对我国城镇总体规划和乡村规划进行立法规制的状态,确立了我国乡、村庄规划的法定地位,达到了城市和乡村统一立法的目的。目前在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建设中,己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从宏观、微观都己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指导。在我国的村庄规划实践中,葛丹东等专家认为村庄规划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前提。伴随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村庄的建设活动在全国各省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村庄规划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村庄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也己经取得了时效性的进展。例如浙江省组织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建设工程和乡村建设活动为村庄规划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1.2.2国外村庄研究现状在国外,19世纪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人口激增和贫困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始进行城市规划编制。1909初,英国率先颁布了《住房与城市规划诸法》,地方人民政府由此正式具备了编制新住宅区发展规划的资格和权利,从此城市规划正式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1914年,美国人率先公布“卫星城镇”方案,此方案是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1924年,美国将卫星城镇方案广泛运用到现代大都市的建设发展当中。发达国家的规划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首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在保护高质量农田的前提下进行村庄规划。为了防止农村出现环境破坏、粮食安全等问题,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政策。1947年英国将乡村纳入了《城乡规划法》,将城市与乡村的土地使用权统一进行管理。除了英国其他国家也逐渐建立了一系列覆盖城乡的新法规制度体系,如德国的《建设法典》、新加坡的《规划法令》。20世纪以来,国外越来越重视村庄规划,美国著名村庄规划学者约翰弗里德曼曾经多次提出建立“农村都市”,打造强有力的农村规划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掀起了村庄规划的浪潮,20世纪70年代韩国、日本政府发起一系列造村运动。通过对一系列村庄规划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国外的村庄规划更注重保护农民的经济权益,发展模式也从最初的“自上而下”逐渐发展为“自下而上”。本世纪初,欧盟已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和农村自然环境建设列入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议程,例如英国的《21世纪地方发展纲要》里村庄规划主要从以下方面综合考虑:空气、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及交通建筑、能源供应、生态资源循环、社会公共服务和农村居民的日常活动休息空间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3研究目标与内容1.3.1研究目标新的背景之下村庄规划受到中央以及地方的注重,它是指导乡村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
运用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政策措施在村庄规划中,能够为同类别的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1.3.2研究内容1.对苏州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概括出苏州村庄规划设计研究的背景、原则、期限并制定规划目标。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1.4研究方法及步骤1.4.1研究方法(1)资料分析法全面搜集研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
首先阅读文献,再整合国内外关于村庄建设和规划的优缺点,总结在建设中的难题以及原因,再决定文章的研究方向。
(2)调查研究法由于村庄规划研究需要以当地的基本情况为依据,因此通过实地调查,搜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并且向当地有关部门领导以及相关群众了解了很多当地的情况。
4. 参考文献
1.5参考文献【1】谷海洪 李晓宇:基于产业发展的村庄规划对策研究——以开花寨村为例-桂林理工大学(2020)【2】李俊峙 丁奇 朱力: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以青海土关村为例-北京建筑大学(2020)【3】周源 汤黎明 温春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村庄规划和村庄管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2)【4】汪晓春 冷红:乡村规划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苏实践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5】宋畅 陈常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研究——以长垣市恼里镇为例-河南大学(2020)【6】唐栩家 王广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村庄规划设计研究-河南工业大学(2020)【7】余晓瑜: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康养产业为主导的村庄规划研究——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池坝村为例-西南科技大学(2020)【8】陈静 李同昇 周宗起: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初探——以户县潭峪口村为例-西北大学(2016)【9】刘宇红,梅耀林,陈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宄一一以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00
5. 工作计划
1.6具体进度安排2022年1月1号~6号:下载相关文献案例进行学习总结,熟悉规划村庄的社会经济现状及用地现状2022年1月8号~14号:设计村庄调研表,结合遥感和ArcGIS数据进行村庄用地现状分析2022年1月20号~25号:实地调研,整合资料数据完成阶段报告2022年2月到3月9号:实地考察收集基础资料,完成村庄基本现状资料及毕业实习指导书2022年3月10号~16号:汇报进展,完成规划大纲和毕业实习指导书的修改2022年3月17号~23号:修改规划大纲并补充村庄现状内容进行汇报2022年3月24号~4月4号:完成村域规划内容并汇报讨论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