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目前的无线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无线通信正在向高频率的载波通信发展。利用毫米波载波进行通信能为系统提供更大的容量,有利于缓解现今频谱资源紧缺的现状,所以毫米波通信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成为无线通信今后发展的大方向。
自20世纪年代中期以来,Rof技术就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将Rof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80年代后期Rof概念被提出,1990年Cooper提出将Rof技术用于无线通信。1995年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等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毫米波通信系统的研发。Rof技术除了如前介绍的在移动通信和固定网宽带无线接入中得到广泛应用外,在无线局域网和在智能交通中也有应用广泛[1]。无线局域网中,Rof技术可以将传输速率从2.4GHz频段的11Mb/s、最高54Mb/s(IEEE std.802.11a)提高到100Mb/s(以太网)以上,为办公室、家庭、超市、机场等场所无线局域网的终端设备提供便捷的无线宽带服务。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内容:
1、了解Rof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围绕毫米波的产生方式展开,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总结分析现存的光载毫米波产生方式,例如,如何通过对调制器的偏置以及射频本振的加载来产生双边带(DSB)、单边带(SSB)和光载抑制(OCS)等结构的光载毫米波信号,并对这些结构的光载毫米波的链路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二是提出新型毫米波产生方式,改进外部调制技术,其思路是产生某种结构的光载毫米波信号,它只有两个频率成分,并且只让其中一个频率成分携带信息。设计一至两种改进方案,例如:单载波携带信息的SSB结构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单边带携带信息的OCS结构光载毫米波信号的产生等。
步骤:
4. 参考文献
[1] 刘明等,RoF技术在光通信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光通信技术,2009,6:43-46;
[2] 方祖捷等,毫米波副载波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激光,2006,33(4):481-488;
[3] X. Lin,C. Chi Wai,T. Hon-Ki. Long-Reach Multicast High Split-Ratio Wired and Wireless WDM-PON Using SOA for Remote Upconver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10, 58(11):3136-3143;
5. 工作计划
1、2月20日~3月12日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学习光载无线通信(Rof)技术基础理论,撰写开题报告;
2、3月13日~ 4月 1 日学习相关软件(optisystem)的使用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