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现状及发展趋势,课题的价值、参考文献)
本课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已明显地朝三个方向发展;这三个方向就是:巨型化,单片化,网络化。以解决复杂系统计算和高速数据处理的仍然是巨型机在起作用,故而,巨型机在目前在朝高速及处理能力的方向努力。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其单片机取名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工业控制、 家电控制、数据采集等多个领域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系统开始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串口作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通讯接口,具有成本低、容易使用、通信线路简单,可实现两个设备的互相通信的优点。单片机的串口可以使单片机与单片机、单片机与电脑、单片机与各式各样的模块互相通信,极大的扩展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增强了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实力。
本课题的价值:单片机与PC机串行通信端口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基本而又灵活方便的通信方式,串口通信被广泛应用于PC与PC或者PC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其他工业控制与自动控制中。如今,在很多场合中,要求单片机不仅能独立完成单机的控制任务,还要能与其他数据控制设备(单片机、PC机等)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如何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解决的难题
基本内容:
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独特的优点,因而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单片机毕竟存在着功能简单难于管理的缺点。因而在大多数场合中都是将单片机和PC机两者联合起来组成通信系统。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利用单片机、数据存储器及矩阵键盘、液晶显示,再经过电平转换转换RS232和TTL接口可识别的电平,通过串口传给上位机,利用高级程序语言编程在PC机上显示所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并实现统计发送和接收时间、将时间数据保存等高级功能。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文献,主要是与设计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以及与C语言和单片机的使用相关的书籍,先设计大体框架进行构思,确定好框架之后再分模块分部分地去分析搞清楚各部分原理,接着搭建整个硬件电路系统,书写程序,最后调试程序。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四、研究工作条件和基础:
1.学习并掌握单片机及串口通信相关课程;
2.能够使用C语言并具有一定的编程基础;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