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等离子体是继固态、液态、气态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当外加电压达到击穿电压时,气体分子被电离,产生包括电子、离子、原子和原子团在内的混合体。低温等离子在工业以及军事上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目前,研究较多的是在大气压下以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DBD)是目前一种典型的可通过大气压放电产生等离子体技术,因而收到国内以及国外的广泛关注。
1.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高频高压脉冲电源是介质阻挡放电的核心部分。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效果直接与电源的频率、电压以及波形相关。频率和电压越高,放电的效果也就越好。所以用于介质阻挡放电的高频高压脉冲电源是研究的重点。
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低温等离子体在工业的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工业上常用于切割、焊接和喷涂以及制造各种新型的电光源与显示器等。低温等离子体还被用于材料的表面聚合、表面接枝和表面改性。传统的辉光放电通常在低气压下形成,其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的温度低但比较均匀。由于他要求比较低的气压,在工业应用中受到较大的限制。常压电晕放电是近年来发展非常快的一种新的放电模式。它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极结构,运行在大气压下。大气压电晕放电有如下特点:(1)不需要在真空下进行,设备投资少;(2)适合于对工件表面在线加工处理;(3)不形成时空变化的放电“丝”,能对材料表而进行均匀处理;(4)能耗远小于大气压电弧放电,到达工件表面的能量密度不足以破坏被加工材料。上:述特点,使大气压电晕放电在材料表面处理、薄膜沉积、刻蚀、医疗器具消毒、纤维改性、飞行器减阻和隐形等领域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PWM技术的高压高频电源,其系统主电路主要由滤波整流电路,脉冲生成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系统主电路采用交—直—交电压型大功率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绝缘门级双极性晶体管(IGBT)桥式逆变电路。控制电路采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和单片机(AT89C51)控制技术。 1:设计原理图,完成采集器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2:详细设计存储、采集、传输功能模块,并给出时序仿真图。 3:搭建实验环境,测试仿真功能模块和算法验证。
2.2预期目标 1. 完成大体的电源电路设计 2. 完成PWM单片机控制 3. 对高频高压脉冲电源进行计算机仿真 4. 完成最终的硬件调试 |
|
|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设计采用220v交流输入,经整流成直流后,通过全桥逆变为交流,最后通过电感滤波、高频变压器升压来实现输出为高频高压的正弦波。输出电压的大小和频率通过单片机AT89C51控制IGBT的关断来实现。主电路结构图如下:
3.2步骤 1.电路设计 1.1整流滤波电路 主电路采用单相不可控整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一般为220V或380V,而各种电子设备需要的电压是幅值不同的直流电压,因此,要对电网电压进行处理。在本设计中,首先对电网进行整流滤波处理。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是利用具有单向导电性能的整流元件,将正负交替的正弦交流电压整流成为单方向的脉动电压,为处理成为理想的直流电压做一基础性的工作。本设计中应用的整流滤波电路为桥式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由四只整流二极管组成,接成电桥形式。其工作原理如下:
1.2逆变电路 下图是根据理想开关原理表示的单相电压型逆变器主电路的构成。直流电源电压E如图中极性是一定的。其中开关从Sl到S4中,首先设Sl和S4导通,S2和S3关断。这时负载电阻R上施加的电压Vr如图所示方向为+E。然后转换开关设S1和S4关断,S2和S3导通。于是,施加在电阻R上的电压极性改变,成为-E。由于这样反复地转换, E和-E交替出现,在电阻R上:施加了交流电压。这就是从直流转换交流的原理。电源是直流电压源,从负载看,逆变器似乎是单相交流的电压源,所以称为单相电压型逆变器。根据在等间隔1秒间切换多少次决定了输出交流的频率。 1.3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由滤波电感、变压器以及负载组成。可变直流电压经DC/AC全桥逆变电路得到方波输出,该方波经LC滤波后可得到正弦波输出。滤波电感由外加电感和变压器自身漏感组成,滤波电容由变压器自身杂散电容和负载木身的电容构成。变压器是逆变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逆变器的效率和工作可靠性以及输出电气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逆变变压器的设计非常重要。铁芯电抗器是交、直流输出LC 滤波器的主要器件,它的合理设计对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和输出电压、电流纹波都有重要影响。 2.PWM单片机控制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PWM软件实现的重要硬件支撑是该单片内部的定时器。在AT89C51内实现 PWM 的基本过程:首先选定脉冲的频率T,然后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范围,这里假设是(0~V),则可以求出t时刻通过控制信号V(t)的对应脉冲的正、负脉冲持续时间。这两个时间长度在单片机里是通过给定时器赋相应的初值而得,即定时器获得这样的定时初值后就在机器周期的同步下,从这个初值加1计数,定时器满时则产生相应时间长度的溢出中断,再利用这个中断所响应的服务程序去控制单片机某一引脚相应的正、负电平极性的持续时间。
系统硬件框图 3.电源仿真 计算机仿真常用的电路仿真软件有:PSPICE、Multisim、Proteus等软件,所有仿真软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电路的仿真如 PSPICE、Multisim。另一个类就是侧重于信号的分析,由于高频高压脉冲电源系统的由主电路和控制系统两部分构成,所以本课题采用两种软件对高频高压脉冲电源进行仿真。主电路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的仿真;控制系统部分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控制信号的仿真。 |
4. 参考文献
[1] 高频高压电源在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 [J].董力.中国环保产业.2016 [2] 用于产生冷等离子体的高频高压电源的研制 [J].王其斌,李俊.电气传动.2017 [3]高远,窦立广,李江伟,李嘉聪,邵涛.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催化CO2转化进展[J/OL].高电压技术:1-14[2022-04-01].DOI:10.13336/j.1003-6520.hve.20211858. [4]周志刚,李杰,吴彦.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其反应器的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92-94 [5]朱元石.等离子体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工业水处理.2004.24(9).13-16 [6]CO2转化反应催化剂的常规和冷等离子体制备法研究进展 [J].丁红蕾,邱凯娜,潘卫国,周柒,杜威,穆啸天.高电压技术.2021 [7]伍远博,陶智,黄敏,顾中浩,徐超,周长伟,江均均,吴迪.高频高压低温等离子体发生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09):752-758. [8]郭彬,栾涛.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脱硝性能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7,(02):236-243. [9]楚英豪,刘坤,陈全涛.成都市金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催化法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技术和装备研发[Z].项目立项编号:2017GZ0094.鉴定单位:四川省科技厅.鉴定日期:2020-05-19 [10]张鑫,曹沛,马英麒,周翊,徐向宇.一种基于零电压开关的脉冲调制等离子体激发系统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22):64-68. [11]赵炎鑫,张静雅.一种用于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器的电源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15,(05):26-28. [12]孙翰,时运来,孙海超,林瑜阳.基于PA41的压电叠堆驱动电源设计[J].压电与声光,2022,(01):68-72. [13]桑朝春.基于半桥电路的高压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及组网设计[D].导师:武丽;黄通领.西南科技大学,2021. [14]刘宝庆,孔力,范俊谱,迟永生,张清泉,朱清峰.现代通信电源技术及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5.393. [15]毛晓惠,李青,宣伟民,王英翘,夏于洋,李春林.HL-2M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高压电源系统的研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21,(S2):477-481. [16]龙利华,李怀强.高压直流电源系统在数据中心的应用[J].电子技术,2021,(08):262-263. [17]康俊鹏.雷达老练台高压电源设计[D].导师:吕富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 [18]黄连生,兰涛,何诗英,王泽京,陈晓娇,陈晨,庄革,孔德峰,张寿彪.紧凑环注入系统高压脉冲电源设计[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21,(03):270-273. [19]佟春雨.正负高压电源系统控制及其保护电路的设计[D].导师:邓玉福.沈阳师范大学,2021. [20]杨青春,盛锴.一种高压直流电源电起动测控系统[J].今日制造与升级,2021,(03):71-72. [21]孙活,杨伦军.高压直流通信电源中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研究[J].电子测试,2021,(01):83-84. [22]孔令兵.邮轮高压岸电电源系统发展及工程化应用研究[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0,(06):49-52. [23]李春林,王英翘,姚列英,李青,毛晓慧.HL-2A上PSM高压电源控制系统的研制[A].中国核学会.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六卷)——中国核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核工程力学分卷、核测试与分析分卷)[C].中国核学会:中国核学会,2019:211-216. [24]王延安.大功率高频高压ESP电源及其监控系统的研究[D].导师:肖登明.上海交通大学,2010. [25]夏令龙.托卡马克辅助加热系统高压电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导师:庄革.华中科技大学,2015. [26]于闯.高压变频器旁路一次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南方农机,2019,(18):155. [27]王朝刚,郑会平.谐振在高压试验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09):246-247. [28]马金柱.基于单片机的100kV高压直流电源设计[J].通信电源技术,2020,(08):60-62 66. [29]李辉,李宏.机车牵引系统高压直流电源的研究[J].电气应用,2020,(03):26-30. |
|
5. 工作计划
(1)2月19-3月1日:搜集资料,熟悉大致内容,毕业设方案规划 (2)3月2日-3月20日:整理好资料汇总,撰写开题报告。 (3)3月21日-4月30日:完成具体模块,毕设设计初步完成。 (4)5月1日-5月30日:完善整计并仿真测试,完成论文的撰写。 (5)5月31日-6月10日:完善论文,准备毕业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