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平台的儿科医疗保健虚拟自动问答机器人APP软件设计与开发开题报告

 2022-12-08 10:07: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015年,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社会将迎来出生高峰。而据统计:儿科年住院近400万人次。由于儿科医生少,所以全国的儿童医院都出现了看病拥挤,超负荷运转状况。由于儿科医疗资源不足的社会现象普遍, 儿科医疗保健的问答机器人有助于减小医院门诊负担,给患儿家长提供有效可行的治病方案和就医步骤。通过本系统家长能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家长对于儿科保健方面的知识。

2.国内现状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数最多的国家,人均医疗资源十分紧张。2015年,我国开放全面二孩政策,社会又将迎来新生儿的出生高峰。据科学家统计,到2020年,我国的儿童数量将达到约2.5亿人次,这也给我们本就已非常紧张的儿科医疗资源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

由于医疗知识的专业性,有时候即使是一些轻微症状,也不得不强行进入人流密集的医院,经过长时间的等候去寻求医生的帮助。成年人由于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生活经验,日常生活中身体产生一些轻微的症状可以凭借经验自己找到合适的处理办法,从而避免了寻医过程中大量时间精力的浪费。然而,当这个问题的人群转移到儿童身上时,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了。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啊,当儿童身体产生一些不适症状时,由于第一,儿童的身体状况跟成人是不一样的,第二,儿童不善表达自己的症状,第三,青年父母们不敢也不会随意对自己儿女的症状下结论,所以普通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或者专业的儿科医院里,满满都是满脸担忧的父母。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总患病6亿人,儿科门诊总计为2.26亿人次,儿童医院门诊2.63亿人次,儿科年住院近400万人次。

3.目的

通过与系统交互的方式,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了解患儿的初步症状以及缓解措施,既能够减轻家长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能让患儿的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本系统亦可连线在线医生、专家,获取进一步的解决方案。当医生需面谈以更多的了解患儿症状,可以直接在线预约,规定时间携患儿前往就医。方便、高效!

创建患儿电子病历,记录儿童体征信息以及历史治疗,就医时可提供给医生让其更快更准确的做出诊断。同时及时更新儿童各项体征信息,系统对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跟踪记录,评测儿童身体健康状况。

希望本软件能构架起儿童家长和医院之前的桥梁,切实为儿童和医院带来方便,体现其社会价值。致力于在儿科医疗领域,打造一款融合智能预诊、分诊和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能力的具有自我完善的不断提升能力的智慧儿科保健诊断平台。

4.意义

面向开发一款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网络虚拟自动问答机器人。可以分析用户的提问信息,自动理解问题,并利用后台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存储及学习分析能力,自动回答问题。比如可以实现儿科症状自动咨询、得到分析、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等功能,节省时间的同时又能够满足用户随时获取咨询的需求。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设计所需研究的内容如下:

1. 研究当下儿科问诊所面临的问题,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APP内容

2. 研究自动问答算法如何实现,从而完成本设计的核心;

3.研究其它与本设计相关联的知识点,辅助本设计的顺利完成。

本设计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如下:

1.设计出本设计中所提的各功能模块,比如自动问答模块、注册模块等;

2.在设计虚拟自动问答机器人APP的过程中,了解安卓开发这一系列的知识点,包括如何签名发布等,并能在真机上调试;

3.深刻了解虚拟自动问答APP开发的意义,为后期升级维护打下基础。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研究方法:

在本设计中,准备采用的方法如下所示:

1.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从而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本设计中将采用该办法,彻底研究虚拟问答机器人的本质,从而确保开发软件合理。

2.比照分析法:

比照分析的精髓在于在现有的基础上行,将本设计所运用的场景和已经存在的进行比较,从而在类似的场景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为合理且已经接近实际的需求。

本方法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免了用户因陌生感而不喜欢使用的可能。

研究步骤:

本设计的开发步骤如下:

1、寻找文献

文献能迅速帮助读者找到想要的内容,本设计中必备的内容如下:

(1)关于虚拟问答算法相关的书籍;

(2)系统设计相关书籍,如:《大话设计模式》。

(3)安卓软件开发相关的书籍,比如《第一行代码》。

2、寻找类似产品,并采用上述的比照分析法

3、软件开发,并进行详细的测试

4、投入用户使用,并测试本虚拟问答系统的实用性,并在后期进行维护升级。

4. 参考文献

4.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宁, Android开发完全讲义[M],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11

[2] 黄仁祥,金琦,易伟 编著, 人人都能开发安卓App--App Inventor2应用开发实战[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1月

[3] 王石磊,吴峥 编著, Android多媒体应用开发实战详解:图像、音频、视频、2D和3D [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08

[4] (美)李伟梦 著,何晨光,李洪刚 译, Android 编程入门经典(移动与嵌入式开发技术) [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04

[5] 陈喜春. 基于 LD3320 语音识别专用芯片实现的语音控制[J].电子技术,2011,38(11) :20 - 21.

[6] Roland S,Illah R N. 自主移动机器人导论[M]. 李人厚,译. 西

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5 - 23.

[7]金泰延.Android框架揭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8]郭志涛,郭忠,王振.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第35卷第6期. [9]李高尚,沈巍.一种应用于移动健康医疗的Android客户端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2。[10]梁项禹.医疗信息服务中间平台及其Android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吉林大学,2013.[11]姚佳佳.健康医疗服务系统移动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12]Ed Burnette著.Android基础教程[M].张波,高朝勤,杨越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 工作计划

5.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 1月11日至2月15日 分析课题,查找资料。

(2)2月16日至2月28日 完成需求分析。

(3)3月01日至3月16日 完成开题报告。

(4)3月17日至3月26日 完成数据分析。

(5)3月27日至4月05日 完成软件设计。

(6)4月06日至4月13日 完成软件主框架的设计与搭建。

(7)4月14日至4月28日 完成软件的编码工作。

(8)5月01日至5月08日 完成软件后期的修改、测试、运行。

(9)5月09日至5月30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