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
本文解释了政府主导下宅基地退出活动中涉及的相关概念,从理论层面解释宅基地退出的意义。运用土地产权理论、土地发展权理论等作为宅基地补偿内容的理论基础,运用土地发展权理论作为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增值收益分配的理论基础。本文拓宽了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研究视角,重视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体系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为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和开展宅基地退出实践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2)现实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3.研究目标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民房屋建造的场所,承担着农户基本生活和生产保障等功能。农民宅基地退出意味着依附于宅基地上的土地权益的丧失。在农村宅基地退出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户退出过程中的权益保护,构建合理的退出补偿标准,协调土地增值收益的多主体合理分配。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分析对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进行哪些方面的补偿,科学、清晰界定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的内涵,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
(2)测算宅基地退出后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对增值收益如何在政府、农户、村集体等参与主体间科学合理分配进行探讨,以保障各主体的切身利益。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6.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
收集整理当前与宅基地退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相关的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重要的资料参考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当前研究内容的详细了解,发掘尚未解决的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避免和已有研究重复。
(2)调查研究法
4. 研究创新点
10.特色或创新之处(1)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价值体系,对农户依赖于宅基地上的使用权价值以及发展权价值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为系统探讨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2)根据效用价值论的观点,将农村宅基地退出功能损失划分为生产要素功能、居住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并对其进行定量测算,以期丰富宅基地功能演变研究。
(3)运用土地发展权理论,深入探讨了农村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方案,借鉴成本法的思路构建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测算模型,明确政府、村集体与农户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 项目研究计划 | 进展 |
2018年5月—8月 | 阅读文献资料,收集国内外宅基地流转、退出及土地增值收益相关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归纳和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完成文献综述。 |
完成文献综述 |
2018年9月—12月 | 通过文献阅读,掌握当前宅基地问题的研究现状,梳理宅基地退出政策的不足,确定论文题目。在此基础上,架构本选题的研究框架、研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体系,完成开题报告。 |
确定选题 完成开题报告 |
2019年1月—3月 | 1.拟定访谈提纲,前往淮安市金湖县的国土资源部门或农工部,了解当地宅基地退出情况。 2.通过搜索政府网站、查阅统计年鉴,获得所需数据。 |
实地调查 收集数据 |
2019年4月—5月 | 1.对数据进行集中、归类,并通过已构建的测算模型对其进行整理分析。 2.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拟写论文初稿。 |
处理数据 分析结果 完成论文初稿 |
2019年6月 | 进一步修改并与导师沟通交流,完善论文,进行自查。 | 提交论文终稿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