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课题的意义: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小麦种植品种的逐步单一化,小麦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通过品种间杂交已很难在产量、抗性、适应性等重要性状改良上取得重大突破。在育种工作中,远缘杂交能有效打破种、属间的隔离,把两个或多个野生物种的优异基因通过染色体工程的手段,导入到栽培品种中,丰富栽培小麦的遗传基础。通过远缘杂交,导入异源染色体或其片段,创造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易位系是染色体工程育种的重要环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的目标:
将加州野大麦6H染色体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臂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对小麦-加州野大麦6H二体异附加系和的端体系的选育过程中中,需要用到的方法有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片,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荧光原味杂交GISH/FISH顺次以及分子标记检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将分子标记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和田间白粉病抗性鉴定相结合,定位加州野大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研究计划:
(1) 首先提取小麦-加州野大麦6H二体异附加系与高感白粉病的小麦06Y86 F2群体各单株的DNA,利用6H染色体特异分子标记进行分析,将F2群体分成两类,含有6H染色体的植株和不含有6H染色体的植株;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