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生物质炭对灰飞虱生活史特征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5 10:17: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的40左右,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食,保证水稻产量对于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每年由于虫害导致水稻生产损失达数亿美元[1]

生物黑炭(bio)作为作物秸秆(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稻壳壳等有机物质及其衍生物在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的燃烧所产生的产物[5],其具有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肥力等诸多作用[2-4]。生物黑炭将丰富的碳固定在土壤中长达数百年,从而能显著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水汽(H2O)、氧化亚氮(N2O)、甲烷(CH4)等)的含量,对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碳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7];同时,生物黑炭具有大量的空隙结构、矿物质和官能团,能对土壤中各种有机物8和重金属离子[9,10产生吸附作用,因在农业应用、环境治理、固碳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成为研究热点,在农业上大量推广使用生物质炭的同时,关注对农田有害生物产生的影响也更为迫切。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Falln)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更是我国水稻种植区的主要害虫,国内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但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华北稻区较多[11]。灰飞虱可以直接取食水稻汁液造成水稻减产,还会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等多种水稻病毒病的媒介,传毒间接造成的为害比直接为害更为严重[12]。近年来,灰飞虱种群在各稻区均呈明显上升态势,并且多年暴发成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施用不同种生物炭和施用同种生物炭的不同浓度的情况下是否会对灰飞虱的生活史特征产生影响,以此来观察生物质炭的种类与浓度是否均会影响灰飞虱的存活、繁殖及寿命等。

关键问题:1.室内生物炭的施用会对灰飞虱的存活、繁殖和寿命是否造成不利影响。2.同种生物炭浓度越高,是否会造成更加明显的不利影响。3.不同种生物炭之间对灰飞虱的存活、繁殖和寿命造成影响是否存在差异。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个体发育表现的观察,将各处理土壤置于小盆钵中, 每盆播种水稻种子2粒。采用小盆钵上加透明圆柱形塑料容器(插入盆钵内),且顶部罩上一层纱布的装置。在稻株上接入24h内的初孵若虫10头,然后用纱布封口以防试虫逃逸。每天定时观察若虫的发育、死亡情况,记录成虫羽化情况(翅型及性别),直到所有存活的灰飞虱都羽化为成虫为止。统计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翅型及性别。每个处理重复20次。

将若虫发育历期试验中同一处理下当日羽化的雌、雄成虫配对后置于小盆钵的稻株上,每3d更换一次稻株,产卵前雄虫出现死亡时,补充雄虫以保证雌虫交配。记录雌虫的死亡时间,统计其产卵总量,以此代表其生殖力。成虫生殖力试验中,每天记录孵化若虫数(并及时移除),直到连续3d没有若虫孵化为止,镜检剖查稻株未孵化卵量,计算卵的孵化率。每个处理重复20次。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外对生物质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土壤和吸附毒害物质等方面,针对生物质炭的施用对植食性昆虫是否也会产生影响的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本试验研究稻麦上的优势种灰飞虱在施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生物质炭对其是否生产影响,有可能拓宽生物质炭在害虫治理方面的作用,为更加全面地评价生物质炭的作用提供更多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年5月-2015年6月 进行预实验

2016年7月-2016年10月 灰飞虱在不同种不同浓度的生物炭下生活史的试验

2017年3月-4月 补充不够完整的实验数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