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不仅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癿身体健康呾生命安全,同时还影响到国家癿经济发展呾社会稳定。
同时,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网络媒体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一旦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体会在最短内将事件发出,比如通过微博,空间,和人人网,网络能够即时播的特性,使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大家能及时知道。
网络媒体是传播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信息的重要渠道,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在网络媒体上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也为受众提供了一个食品安全事件信息交互平台。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结合我国网络媒体和食品安全事件的实际特点,对我国网络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和传播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发现和总结出我国网络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对食品安全和网络媒体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区分,其次揭示当前网络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传播现状,致力于寻找出当前网络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传播误区,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第三,以网络媒体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的传播现状为立足点,对其公众认知,舆论引导等方面展开研究。
第四,提出未来网络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媒体上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究主要探讨了食品安全事件的健康传播研究,媒体上的食品安全事件报道传播效果研究等。
共有27篇与本论文较为类似的研究文献,包括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研究,关于食品危机事件在各类媒体上传播效果研究,还有关于针对食品安全报道研究的新方法的尝试。
国内对于网络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研究非常少,笔者通过国内著名的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以#8220;食品安全#8221;#8220;网络媒体#8221;#8220;新闻#8221;#8220;报道#8221;等为关键词,选取期刊100篇,进行了分析整理,对于食品安全报道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食品安全报道的个案研究或实证研究;二是针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受众研究;三是针对亲亲安全事件的传播效果研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最后基于以上研究方法完成整个研究,解决最初提出的研究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本研究通过界入网络媒体和食品安全事件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民网相关食品安全报道的议程设置,深入探讨以人民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对于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报道的特征和现状。
5. 参考文献
(1)李晓东.食品安全与食品供应链综合管理浅议[J].科技视界.2013(2)施蕾. 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执法体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3)郑祖婷,郑菲. #8220;五位一体#8221;食品安全监管创新模式研究--基于河北省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9).(4)王卫东,赵世琪. 从《食品安全法》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完善[J]. 中国调味品,2010,(6).(5)武文涵,孙学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控制起点--从农药残留视角看我国食品安全[J]. 食品科学,2010,(19).(6)孙延峰. 全面抓好《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工作 切实保障流通环节食品安全[N]. 中国工商报,2009-05-13(A01).(7)张晨博. 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完善[D].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2009.(8)李涛、孙娜.我国正稳步构建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N]. 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09-29(001).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